世界环境日,关爱大自然的韩国垃圾分类体系!
6月5日是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指定的“世界环境日”。1972年6月,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办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以共同保护地球环境为目标将6月5日指定为“世界环境日”。
由于汽车、石油、化学等碳排放量较大的产业占据着韩国总出口量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因此,韩国政府的这一决策为相关企业带去了一定的负担。专家认为,在对提高碳排放成本、征收碳税和碳边境税等问题的讨论氛围正浓的当下,需制定详细的对策予以对应。
在这个对环境问题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高度关注度的大环境下,韩国市民的参与办法又有哪些呢?迎合世界环境日,本期就和大家分享韩国各地的垃圾分类政策!
韩国各个地区特别的垃圾分类政策!
1. 首尔市,市民参与活动“垃圾分类指南尽在手中第二季”
<首尔市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eoul_official/>
首尔市通过漫画的形式向民众进行趣味性的垃圾分类宣传。4月份到7月份在SNS上连载了10篇的垃圾分类主题漫画,还通过开展各项互动活动提高民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2. 水原市,落实垃圾分类实践
水原市是韩国推动垃圾分类落实的主要城市之一。
<水原市拒绝回收通知贴>
近日,水原市就违反垃圾分类办法的两个区域实施了一般垃圾禁止排放3天的处罚。水原市还在人口密集和流动人口多的地区设置了“环保站”,值守的环保负责人将帮助民众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
3. 仁川市,玩具类垃圾分类示范运营
5月12日,仁川市环境公团宣布将与韩国塑料材质协会一起开展玩具类垃圾回收利用的环保活动,该活动将示范运营至今年年底。
<来源: 仁川市官网>
经专家分析,韩国玩具生产企业每年生产约6,660吨的玩具,但玩具垃圾的排放量预计在这之上。大多数的玩具采用复合材料制成,不宜于回收利用,因此,该地方政府希望可以通过这次活动,引导玩具生产企业采用单一塑料材质生产玩具产品。
4. 堤川市,冰袋处理办法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对生鲜食品的需求变得激增。但是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冰袋因其材质特殊,大多无法被回收利用只能是焚烧或填埋处理,这样不环保的处理办法让地方政府感到头疼。堤川市针对这一问题出台了新的解决方案!市政府在各社区内放置60余处的冰袋专用回收箱,还提醒商家,为了冰袋可以得到多次循环利用尽量不要在冰袋上标注特定的商标,从而提高冰袋的循环利用。
5. 济州岛,运营可回收垃圾回收站
<来源:济州岛>
济州岛从2017年起实行“可回收垃圾指定日排放”制度,要求排放量较大的可回收垃圾类目按照要求进行指定日期的排放, 还对一些客流量较大的场所放宽政策,允许这些地方可以不按照指定日排放制度,可通过“可回收垃圾帮助中心”随时排放可回收垃圾。
不仅如此,济州岛从5月到8月面向岛民开展了有关可回收垃圾的问卷调查,由此物色改进的办法。可以发现,济州岛地方政府希望在有限的岛内条件下维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通过正确的垃圾分类和使用环保型替代品,达到资源良性循环!
1995年起,韩国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政策,规定使用定量垃圾袋并把该方案推广至全国,这也让韩国被评价为垃圾分类的先进国家。2019年韩国的可回收垃圾的回收比例高达87.1%。
但是,相对有一定规模的小区这样拥有健全的垃圾回收体系的生活区之外,尚有部分住宅以及郊区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不好推进。
提高可回收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市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其中容易混淆的还有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两者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单从废塑料的回收来看,韩国的废塑料回收率达到了60%,但是再利用率却仅有23%,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包括废塑料未能根据不同的材质进行细化分类,以及被污染等。
近期,首尔、釜山、天安、济州等6个地区认识到了废塑料再利用难的问题,纷纷开展了“无色塑料瓶回收示范活动”。部分服装品牌利用这些回收的塑料制成再生纤维生产出吸引消费者的服装产品,让活动成为了一次典型的资源循环利用的案例。
为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国家,韩国需要在紧抓垃圾分类制度的同时,对于那些影响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率的物质的使用也需要予以规范化,与此同时积极采用可生物降解堆肥的环保材料替代一般塑料制品。综合分析优秀事例,个人与团体之间也要共同携手,一起推动国家的环保事业。
rePAPER将不断联手志向相同的企业,研发出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的环保包装,助力韩国生态环境的恢复。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