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里的环境故事】 电影《Before the Flood》,褪去演员光环的环保活动家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今天要向大家推荐一位正能量满满的影视圈超级巨星,年过四十的他,依旧俘获万千少女的芳心,他是“花美男”的代表人物,是的,他就是美国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莱昂纳多)。2016年,莱昂纳多在经历四次奥斯卡提名后,终于在第五次提名时凭借电影《荒野猎人》斩获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当时,发表了对气候变化的担忧的获奖感言受到大众的关注。

“Climate change is real. (…) And we need to work collectively together and stop procrastinating. Let us not take this planet for granted.”

“地球正在发生气候变化,我们需要尽早的共同面对,停止理所应当的对待地球。”

莱昂纳多和环保,似乎两者之间并无关联。但是,他对环境的关心早在拍摄2000年上映的电影《Beach》时就已被种下。当时,制作组为了影视效果,在拍摄过程中对沙滩及森林进行损坏的事实被曝光后,不只是制作方就连莱昂纳多也被大众所指责。因此,他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设立环保团体正式的成为了一名环保活动家。


虚构电影代表性演员制作的环境纪录片《Before the Flood》

莱昂纳多设立的环保团体就地球变暖、能源再生、濒危动物保护等领域予以关注并开展了各项支援活动。特别是充分的利用其演员身份,积极参与和制作环境题材的纪录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2016年上映的《Before the Flood》。影片中他探访世界各地,将地球变暖后导致的现象赤裸裸的呈现在了观众眼前。


除了上述列举的地区之外,位于大西洋的小岛国基里巴斯共和国的情况就更糟糕了。拍摄当时该国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整个国家的绝大部分地区已被海水淹没,大多数的公民被迫移民到其他国家。而附近的帕劳也因海水面上升经历着同样的苦楚。这两个小岛国对于我们来说虽然还很陌生,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们所遭遇的痛苦,却与各发达国家无分别的开发和消耗有着关联。

当时的帕劳总统Tommy E. Remengesau Jr在镜头前述说“与环境污染距离最远的这个小小的岛国,却在经受着气候变暖带来的最大的痛苦。” 他的这一发言值得我们深思。

影片向我们呈现了因环境破坏导致的世界各地惨状,但同时也在影片的后段提醒大家,只要人类愿意做出改变,环境是有可能被改善的。改变之一就包括了2015年的《巴黎协定》,该协定替代了1997年的《京都协定书》,它与京都协定书不同的是,京都协定提出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主体为发达国家,而巴黎协定的重要之处在于2020年有195个国家参与了温室气体减排的约定。在纽约的UN总部中开展的巴黎气候协定签约仪式上,莱昂纳多作为最后演讲嘉宾参与了会议。影片最后以向观众抛出 ‘IT IS UP TO ALL OF US(取决于我们所有人)’这一耐人寻味的标语中结束。


《Before the Flood》上映五年之后,依然留给我们的课题

那么,影片上映5年之后的今天的情况又如何呢?

遗憾的是地球变暖依然持续着,其引发的酷暑、暴雨、暴雪等异常气候在世界各个角落频繁的发生。莱昂纳多依旧奔走在世界各地,宣讲着气候变暖的危险性。

为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制定的巴黎协定又有哪些变化呢?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上任后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起众议,因为最初是由美国出面推动的巴黎协定,因此他的这一决定就显得有些滑稽。而今年,拜登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即刻宣布美国重回巴黎协定。但是,环境问题其实本不该受阻于国家间政治、经济层面的影响。



最终,根本性解决地球变暖的问题上个人以及家庭和公司等共同体都需充分的考虑环境,恪守本分并真正的付诸实践。影片中的 IT IS UP TO ALL OF US(取决于我们所有人)标语想传达的概念想必也是如此!

不如让我们从今天起,在身边小事上做出力所能及的改变如何?选择碳排放量更少的鸡肉而不是排放量大的牛肉;避免购买含棕榈油成分的产品;减少使用不可循环利用和堆肥化的塑料制品等等。就像《Before the Flood》这个影片名一样,希望我们拯救地球的努力不会太迟。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韩国环境部为迈向真正的资源循环! 2022年新增“不宜回收”标识

公司喜讯 | rePAPER与全球最大包装制造商美国GPI公司签订独家供货协议!

[特别企划] 关于塑料的一切和改变未来的选择 1 | 塑料的历史与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