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的中国!发布震惊全球的“新版禁塑令”
2020年1月19日,中国政府为恢复被塑料污染的本国环境和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发表了一次性塑料的管制政策。中国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表的该项政策强调了中国未来五年的阶段性禁塑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1. 禁限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几个阶段
本次推行的新版禁塑令,根据以下时间轴推行。
1)
截至2020年底
-禁止北京以及上海等主要城市的消费场所(商场、超市、餐饮业等)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以及塑料吸管
-禁止生产及销售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以及塑料棉签
-禁止生产含有微塑料的生活日用品
2)截至2022年底
-全国范围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主要城市及观光城市禁用不可降解包装材料
-电商、快递服务行业及食品外卖行业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并推广替代品
-禁止销售含微塑料的生活日用品
3)截至2025年底
-禁止农村市集等场所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禁止酒店等住宿场所提供一次性塑料制品
-构建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以及销毁的整套体系
-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制品的消耗量减少30%
-禁止全国快递包装行业使用不可降解材料
新版禁塑令提出,禁止塑料袋制品和农用聚乙烯地膜的生产和使用;禁止医疗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并再一次强调了严禁进口外来的塑料垃圾。
2. 推行新版禁塑令的理由是?
资料来源:Plastic Europe (2019) Plastic The Fact (2019) / 全球塑料产量
中国的塑料产量占比全球塑料产量的30%,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以及塑料垃圾排放国。根据彭博网内容,中国最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每日消耗约10亿个包装材料。电商、快递和外卖平台的崛起为滥用塑料制品提供了充分的平台。
据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所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十大塑料垃圾排放河流当中中国占据四位,其中扬子江以每年146万9481吨的排放量位居首位,这与排行第二的印度河的每年约16万4千吨的排放量相比多达九倍,可见其排放量的庞大。从中国流出的塑料垃圾中每年约有1万吨流向了韩国的西海,其他则流向了地球各个角落,扰乱着生态环境。
于是从2018年初起,中国政府就向世界宣布不再接收外来的塑料垃圾,这一政策让其他国家陷入了恐慌。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与消费市场。与此同时,还被指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污染国和排放国。为了摘掉这一标签,中国再一次向世界宣布了禁限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决心。如果一切顺利,那么这将为全球的包装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3. 其他国家对中国环保政策的看法
此次中国发布的政策震惊了全球。该政策不只是单纯的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与销售,而是把目标放在了构建良性的资源循环体系上。在中国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地区按照阶段性计划开展并实施,以此来避免局面的混乱。
在中国可以生产出高品质和高产能的环保替代品之前,可能会发生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以及供应短缺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一现象以及安抚民心政府正在制定对策。
与中国一样对一次性塑料制品有着高度依赖性的美国受中国的新版禁塑令的影响,出现了反省的声音。
这是因为在美国除了一小部分的州政府以外,美国的整体立场依旧模棱两可,依旧把重点放在了垃圾处理以及将责任转移给消费者和企业的单纯的层面,而不是如何减少塑料产品的使用。
而韩国虽然正在开展各种禁塑政策,但是局面混乱且效果平平。因此对中国这一次发表的新版禁塑令政策大多表示惊讶,并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4. 需携手共进的资源循环之路
考虑到中国的整体规模,能推行这项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影响并且稍显仓促的政策,其实也反映了其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全球纷纷开始关注中国这一新政的实施效果,如果可以从产品的生产到资源再生构建出完整的循环体系,且社会各界的各大主体都能发挥自身的作用的话,我们相信有着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可以实现其“美丽中国”的愿景。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