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100%RECYCLABLE”的博文

[特别企划] 深挖漂绿 3, 你不知道的Greenwashing包装

图片
漂绿行为远比我们想象中在生活中渗透的还要深。国际消费者保护及执行网(ICPEN)去年调查500多个网站后发现,约有40%的网站存在使用“ECO”、”可持续、“天然的”等概念模糊的词语误导消费者的现象。 那么,在产品包装容器领域,漂绿行为的现状如何呢?包装,其基本概念是保护产品和保障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的质量。当然,企业还喜欢在包装上发散思维,用这个媒介向消费者传递企业和品牌的特征和魅力,使用特殊的包装材料企图区别于其他产品从而吸引消费者最终达到增加营收的效果。因此,包装除了机械性功能以外还具有营销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包装产业里的那些漂绿行为。 化妆品包装容器的困境 特别的日子,为了给珍爱的人挑选礼物大多数人会选择走进百货商场。在商场的高级装潢和华丽照明的映衬下,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柜台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包装容器。作为人体直接接触类产品,和化妆品的内容物一样重要的还有盛装的包装容器。 根据化妆品的产品特性,为防止其内容物变质,化妆品包装容器必须具备避光和避热的特征。因其无法使用防腐剂所以容器起到的功能性作用就更加重要。高价化妆品更是如此,为向消费者输出产品主要成分和功效,商家偏爱各种特殊材质和特殊颜色,结合印刷工艺呈现独有的包装效果。可见,化妆品的包装不只是盛放产品的容器,它还是传递产品调性和影响产品销售额的重要因素。因此,化妆品包装通常很难用单一材质制作,不同的功能性注定了它的复合材料包装的属性。品牌方为了让自己的产品和其他产品呈现差异化效果,偏爱选择特殊材质和设计,这一选择最终导致了包装容器沦为“难以回收”的结局。 (图片:clipart korea) 那么,我们每天都会使用的洗发露、护发素、沐浴露、洗手液等日用品的包装容器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其实,这些包装和化妆品包装情况非常相似。为了方便使用设计的各种容器泵头就是典型的复合材料包装,其内置的弹簧属于金属类,而容器本身大多选择玻璃或塑料材质制成。考虑产品的便利、卫生、功能等性能,这类日用品的包装容器也都是选择了多种材质并用的办法,因此很难回收利用。 2021年,韩国环境部发表的“K-循环经济施行计划”针对韩国市面流通的7,983个包装产品进行检测并发现,64%的产品在回收可行性测评中都取得了“难回收”的等级评价。同年,韩国某市民团体也对韩国市面流通的约6,600个化妆品包装进行了回收可行性测评...

秋夕佳节,请不要再送“礼盒垃圾”了

图片
“加也勿减夜勿,但愿长似嘉俳日” (韩国秋夕节祝福语,嘉俳日为秋夕节) 韩国的秋夕节不仅是欣赏年中最大、最圆的圆月的日子,还是收获一年劳作成果,和亲人分享感恩之情的传统节日,叫法可能不一样,但是全球也有许多国家有着类似的节日。 韩国人素来喜爱与亲朋好友分享食物与交流情感,在秋夕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人们会带上精美的礼盒走访亲人好友。但是,在这礼尚往来之间礼盒垃圾的排放量随之增多,由不同材质制成的包装礼盒让节日期间的垃圾处理体系面临巨大的挑战。 礼盒的历史变迁 经济成长活跃的1980年代对韩国的消费市场影响巨大,各种食品罐头、沐浴用品、食用油等食品礼盒陆续问世。1980年代中期起,牙膏、香皂、咖啡、调味料、食品罐头、肉类、水果等丰富多样的礼盒丰富了人们的节日选购清单,礼盒华丽的包装设计和高档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韩国70~80年代牙膏香皂礼盒,韩国日报 | 调味料礼盒,大象(株)) (84年、97年问世的韩国Dongwon牌金枪鱼罐头礼盒) 通过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到,过去的礼盒被产品填的满满的几乎找不到空白,实在的礼盒组合结合大面积的纸质包装设计也让人印象深刻。 丰富的礼盒选择,堆积的包装垃圾 秋夕节过后,居民区内大量堆积的礼盒包装垃圾随处可见。 韩国环境部于节前的9月4日发表 “秋夕节生活垃圾管理对策”,计划与全国的地方自治团体和有关部门一同于9月5日至16日开展实施。按照要求,地方自治团体在秋夕节连休期间需针对礼盒包装空间利用比例是否合理、包装次数是否超标等问题进行市场监察,并且针对礼盒垃圾的乱丢弃现象进行管控,但这并没有改善节后礼盒垃圾泛滥的问题。 韩国的生活垃圾排放量自2018年起,每年以5%的比例持续增长。韩国环境部在2021年秋夕节全国民间运营垃圾分类场154处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生活垃圾排放量从节前的1万7千余吨增加到节后的2万9千余吨,体量整整多出了69%。 (秋夕节后生活垃圾排放量,韩国环境部,2021) 这种情况下,韩国自治团体去年检查的1417个礼盒产品中,过度包装产品仅有77种,而罚款的也只有39种。因此,有民众对该监管的实效性提出质疑,并认为需重新制定更加严谨的监管标准。另有环境团体指出,对于包装场地和独立包装产品的管制标准尚且存在空白,礼盒包装垃圾的治理应从源头采用更加具体的、实质性的措施予以管控。 另外,针对网络商城销售的产品没...

[特别企划] 深挖漂绿1,Greenwashing比你想象的更可恶

图片
今年7月,一名纽约大学生把快时尚品牌H&M告上了纽约联邦法院的法庭,主修市场营销学的Chelsea主张H&M品牌的Conscious Collection中大部分产品上的“环境分数卡”具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因此将该公司告上了法庭。她指出“H&M品牌使用可持续产品作为营销噱头,但事实上大部分产品并非如此”。而H&M方面给出的反馈则仅仅是技术差异所导致。 经济报刊Quartz针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内容提到H&M为向消费者宣传产品的可持续性使用的环境分数卡(score card)的产品中,半数以上存在过度宣传和虚假宣传的情形。这一报道一出H&M停止了该营销策略。 反对快时尚品牌的示威游行 (Creative Commons; Pursuit websit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当时尚产业迎来快时尚时代,惊人的产业发展速度导致其向全球“贡献“了8~10%的碳排放和20%的废水排放。H&M品牌诉讼事件触动了消费者将目光投向那些懂得尊重劳动者和尊重环境的“好企业”身上,并且带动了对“意识消费”的这种新型购物意识风向引发的一系列“漂绿”(Greenwashing)营销的批判。 另外,2021年11月的欧洲也发生了一起备受瞩目的企业间诉讼案件。意大利汽车纤维制造商Alcantara向竞争企业Miko提起了停止漂绿广告行为的诉讼并最终赢得了该起案件。两家公司均是生产车用高档布料的企业,Alcantara认为Miko公司的Dinamica产品的广告对自己带来的不利的影响,针对广告内容中的“再利用聚酯”、“首个可持续再利用的微细纤维”、“100%可再利用”、“能耗、CO2排放量减少80%”、“环境友好型微细纤维”等8个内容提出指控。 意大利法院认为Miko的广告存在表达错误和表达模糊的问题,并且在未采取有利环境的政策和实践的基础上向消费者宣传其绿色的品牌形象,并将石油基制品标榜成绿色产品从而误导大众认知该企业为绿色企业。综上所述最终法院判定Alcantara胜诉,裁判部勒令Miko公司立即禁止使用案件中的广告,并要求Miko在其官网上公告这一判决结果。判决书里还有环保产品必须有可以理解的、明确的、真实的科学数据,不得误导大众等内容。 此次判决是法院首次对使用一般和模糊的表达方式对产品进行漂绿宣传,试图...

公司喜讯 | rePAPER与全球最大包装制造商美国GPI公司签订独家供货协议!

图片
2021年 7月22日,rePAPER株式会社与美国GPI(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公司成功签订RP-SERIES纸包装环保涂料独家供货协议。 GPI坐落于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是知名度最高的卡纸和食品包装材料的全球化生产企业,企业拥有19,000名员工,以年销售额约420亿元被Fortune选定为500大企业之一。 我司自主研发的RP-SERIES纸包装涂料经GPI测试,再浆率高达98%,与普通纸张具备相同的循环利用性,RP-SERIES涂料卓越的环保性能深受GPI公司认可。作为全球最大的包装材料制造商,GPI公司对外宣布“VISION 2025”计划,计划到2025年为止,全产品线均做到支持回收利用。GPI公司采用我司RP-SERIES涂料技术,成功研发出PE-free的新型一次性食品包装材料系列Opticycle™。 Opticycle™在降低涂料用量的同时,赋予产品优秀阻隔性能。不仅如此,产品还可满足消费者和企业对可持续包装的期许,实现高达98%的资源循环性。 RP-SERIES作为纸包装涂料系列产品,应用成品均具备高达98%的高循环利用率。根据不同的产品性能,产品分为RP100到RP500不同型号。未来两年,rePAPER将为GPI提供约1,500吨的涂料产品。至此,rePAPER的环保涂料RP-SERIES技术的卓越性有望遍布于美国、欧洲、南美洲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与该地区的消费者见面。 [ RP-SERIES涂料代表性国际认证 ] rePAPER代表尹哲先生在签署协议时发表感想:“在这全球民众一同致力于减塑运动的时间节点,有幸与全球包装领先企业GPI签订RP-SERIES涂料的独家供货协议,非常鼓舞人心。对于我们rePAPER这样规模小的创业企业来说,能够与众多优秀的竞争企业角逐并有幸脱颖而出,取得这一喜人的结果,除了独一无二的革新技术以外,能够深入洞察全球包装产业,在漂绿产品频出的大市场环境下依然坚守rePAPER的道路,以及给予彼此支持与鼓励的全体公司员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rePAPER的环保纸涂料RP-SERIES循环利用率高达98%,同时支持有机降解堆肥(庭院堆肥),在耐水性、耐油性、热封性和热稳定性上都有着卓越性表现,甚至在最近热议的PFAS有害物质的问题上也保持了高度的安全性。 如尹哲代表所讲,...

[特别企划] 关于塑料的一切和改变未来的选择 3-2 | 全球减塑运动(亚非篇)

图片
在我们的观念里率先发布环保政策的大多是发达国家,针对塑料垃圾污染的解决方案也大致如此。为解决塑料垃圾的问题,发达国家依托各国限塑政策来达到资源循环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共同体正在经历着一段意识转变的时期。 可是,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然不再是局限于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问题,而是需要各国共同联手来攻克的一大难关。当前,很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出台了环保的政策,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那些曝光度相对较低的一部分国家的环保政策! 亚   洲 中国在2018年对外宣布停止接收外来塑料垃圾之后,亚洲其他国家也陆续向外来塑料垃圾宣战。损失中国这个巨大“加工厂”的发达国家只能开始物色其他的国家,结果导致马来西亚、菲律宾、赞比亚等国继中国之后也纷纷宣布,禁止“洋垃圾”进入本国国土。 非   洲 当下,非洲大陆也同样在开展像欧美大陆一样强力的限塑政策。根据UNEP报告的内容,2018年非洲大陆的54个国家当中已有34个国家限制和禁止了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让人惊讶的是,这远比当时欧洲地区发布禁令的国家要多。 大洋洲 位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各个州分别实施着各自的限塑政策。澳大利亚政府对“氧化可降解“和“工业堆肥降解“类产品设立了明确的规定与标准。由于该国对这类塑料制品的处理设施不够完善,因此将其从环保名录中剔除,以此限制该产品的使用。 中东地区 以石油产业闻名遐迩的中东地区目前也在进行着与塑料的抗争。该地区采取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还考虑到干燥的地域特征,推动使用氧降解塑料。与其他国家更多采用的使用“可回收利用”和“可降解堆肥”的产品来代替原有的塑料制品的方式有着差异。 守护地球村,责任你我他 其实,今天介绍的部分国家的限塑政策早于欧美发达国家,只可惜起到社会性和环境性变化的地区并不多。 经济水平有限、垃圾处理体系不健全、市民意识浅薄等客观问题都导致了政策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6月21日南非共和国宣布不加入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而设立的国际条约,这一举动随之也引起了部分环保团体的指责。其实这一决定不难理解,该国之所以会这样做也是考虑到废塑料贸易为本国带来的经济效益。 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环保意识,也存在着不同的基础设施条件。但需要我们铭记的是,全球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这一事实。环境问题不是某一些发达地区就可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