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划] 关于塑料的一切和改变未来的选择 3-1 | 全球减塑运动(欧美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国原计划开展的减塑政策均被迫停滞。每年约8百万吨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它们实时的破坏着我们生存着的生态环境,并且已经威胁到我们的日常餐桌。本该美丽的沙滩上堆积的大量的塑料垃圾让人们惊呼塑料污染的严重性,与此同时,呼吁尽早治理塑料污染的声音随之增加。
rePAPER接下来将通过两篇文章介绍世界各国的减塑政策,今天首先来了解美国和欧洲的减塑政策吧!
美洲大陆的塑料战争
1)美国
美国各个州的立法部门已纷纷向塑料制品宣战。作为全球塑料使用大国,其减塑运动让人期待。早在2014年8月,加利福尼亚州率先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制品,随后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夏威夷、缅因州、纽约等地也相继的通过了有关法案。
此外,禁止发泡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食品容器的州也在相继增加。由于外卖打包餐盒无法生物降解,以及回收利用的机构也不多,因此,它们和塑料吸管和塑料餐具等产品一样正在被各地陆续的禁止。
2)加拿大
加拿大计划到2021年为止,将难以回收利用的塑料制成的购物袋和吸管、搅拌棒、餐具等食品用具全面禁止。这也是加拿大政府发表的截至2030年实现“塑料0排放”的政策中的一环。近日,加拿大根据环境保护法将塑料划分为有毒物质,向大家证明了其治理塑料的决心,这一决策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期待值。
加拿大政府开始推行生产者责任制度,要求各大企业需回收自家产品的废弃物并且予以再利用。政府规定塑料制品内需要添加的再生塑料的比例,对其含量实施检测并制定评价标准。政府为了让更多企业参与,承诺制定有益于企业参与的相关规则。
3)中南美
除了北美,中南美地区也掀起了减塑浪潮。包括禁止塑料袋和塑料吸管等产品的流通和销售,将焦点放在了从根本改变多余塑料制品的使用量。那么,还有哪些国家正在进行限塑政策呢?
联合开展行动的欧洲!
欧洲作为一个对环保问题保持高敏感的地区,一直以来都冲在改善环境问题的最前线。从这一次发表的一次性塑料产品指南就可以发现,在大多数国家地区尚未禁止的氧化降解塑料制品(氧化反应后分解的塑料)和塑料泡沫餐盒等“漂绿”产品也被全面禁止使用。
规定塑料制成的香烟滤嘴、塑料杯、湿巾等对环境存在污染隐患的产品需标注标识;并针对饮料杯收取保证金从而增加回收率;积极实施ERP制度并加大加强家庭单位和事业单位提高可回收垃圾的回收率。
欧洲除了以上这些政策,各联盟国还在开展各项独立的减塑政策。
统一标准,共建“无塑”地球
在前面的“特别企划 | 塑料垃圾处理篇”当中也曾提及,全球塑料垃圾人均排放量最大的几个国家大部分由欧美地区国家占据,这些国家在全球的塑料生产和消费链里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的问题上也有着相应的庞大的责任。部分发达国家曾经将塑料垃圾运往其他国家的行为在当下已经不再被允许,这些拥有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发达国家若能率先开展限塑政策并积累更多的经验,这对引导其他国家效仿将有重大意义。
目前,部分国家为了降低塑料垃圾的产量,强制规定包装生产企业增加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从而激活可回收垃圾行业。但是,由于大多材料再生后,其生命周期呈现下行变短,因此,这个办法不能被视为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案。最终,只有减少塑料的使用量,积极使用像rePAPER生产的环保纸质包装产品这样,符合世界标准且适用于各个国家的“可回收利用”和“可降解堆肥”的环保替代品才能起到众人追求的减塑效果。
除了上述这两大州以外,一些鲜为人知的地区,例如大洋洲、非洲、中东等地也在相继开展各种减塑运动。下一篇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些地区的限塑政策有哪些特点,共同思考环保技术和政府限塑政策相结合将带来的连环效应。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