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CLEAN OCEAN PROJECT”的博文

[特别企划] 关于塑料的一切和改变未来的选择 6 (终篇) | 知行合一,迫在眉睫

图片
    rePAPER自今年3月起,陆续为大家推出了六篇“关于塑料的一切”特别企划系列文章,讲述了“塑料”从诞生到商业化黄金期的发展,揭示了它对人类和环境带来的种种危害。本篇作为系列的收尾篇,想要邀请你共同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个全球都在大喊“限塑”口号的时代,我们能做的还有哪些。 偏倚的消费者责任 今天,你做垃圾分类吗? 塑料奶瓶、生鲜产品塑料包装盒和那些外卖餐具包装,当你将这些可回收垃圾清洗干净后分类排放时,是否也像我一样心存疑问。 韩国,作为一个民众参与可回收垃圾分类工作积极度较高的国家,其塑料垃圾再利用率仅有20%(以塑料垃圾回收率45%为前提,如考虑能源转换再利用率或更低)。作为一般的普通群众,人们为什么要像背化学周期表一样熟记垃圾分类规则?对于HDPE, PP, PS, PVC, OTHER等各种塑料垃圾,总是要经历一场“头脑风暴”才能做好分类?这些又繁琐、又让人头疼的问题从几时起竟成了消费者的责任? <图片来源: 韩国环境部> 消费者在支付货品费用的同时还要承担后续垃圾分类的责任,这真的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平衡之策吗?相比较民众的辛苦参与,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率”成绩单确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直至企业真正履行ESG经营策略 近年来,ESG(Environment环境ㆍSocial社会ㆍGovernance治理)经营策略俨然成为了各国政府及企业喜爱和善用的营销手段被“过度消费“着。可是,人们开始担心, ”ESG经营策略”会和曾经的“环保”一词一样,仅仅止步于被一些企业拿去提升企业形象。今年年初,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K-EGS评选出一批A等级企业,遭群众吐槽该评选太过“马虎”。近期宣布将成为”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城市”的首尔市,竟将气候环境预算大幅缩减,不禁让人对政府的意志产生怀疑。因此,政府和企业若想真正开展ESG策略,应跨越市场规模和效率性等问题的牵制,从有形和无形产品对地球生态产生的具体影响入手,制定真实可行的政策,即革新性结构改革结合透明化经营,确保更多的组成员一同参与,还要始终坚持负责任的姿态予以履行。 期待综合性可实施政策得以推行 一直以来,多家环境团体和研究机构不断对外发表一次性塑料包装对大自然的危害。可自从新冠疫情来临,韩国的塑料垃圾单日排放量已从2019年的734吨增加到了2020年的850余吨,足足增加了16%...